中信银行打造养老金融主办行 全面支持老龄事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9-12-27来源: 编辑:
“中信银行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的指导政策,重点构建养老金融生态平台,在养老金融和非金融服务方面共同发力,夯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财富储备,以实际行动和专业服务支持老龄事业发展。”中信银行副行长谢志斌在11月28日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据了解,中信银行依托中信集团在银行、证券、保险、基金和信托等方面的综合金融服务优势,将重点布局“个人养老资金筹备期”(初入职场20岁至退休)和“个人养老资金运用期”(退休后)两大阶段的养老金融服务,突出中信银行“幸福年华”生态圈三大亮点:专属的金融产品体系;率先为老年人推出“健康银行”服务;作为司法部、人社部独家合作金融机构开展“公证养老”服务,让老年人过上身心愉悦的品质生活。
提供有温度的养老金融 服务老年客户 管理资产过万亿
中信银行为老年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专属服务由来已久。2009年,中信银行推出国内首张面向老年人专属的“幸福年华”借记卡,成为业内最早发行为老年人群量身定制借记卡的银行,开启了针对老年客户的专属金融服务。
2012年,中信银行在全国1423家网点率先开展适老化改造,为老年人提供爱心座椅、老花镜、放大镜、血压仪等设备和服务。
2016年10月,中信银行推出老年人群专属的“月月息”大额存单产品,满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与投资理财需求,在存款保值增值的情况下,按月付息,为老年客群的生活锦上添花,既能每月补给养老金,也是细水长流,让老人安心,让子女放心。目前“月月息”产品规模已达1023亿元人民币。
2017年,中信银行作为独家合作金融机构,配合司法部、人社部开展“公证养老”业务。个人财富在进行了有效遗嘱和公证后,需要银行金融服务的跟进,通过银行标准化服务流程,可以确保传承人的资产能按照遗嘱要求给付受益人。中信银行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负责“公证养老”业务,现已与150多家公证处合作,为近万位老人提供遗嘱设立、财产公证和金融服务,解决终老有尊严、财富可传承的老年人群的痛点问题。
目前,中信银行正在布局老年客群专属的“健康银行”,面向老年客户提供7X24小时在线免费健康咨询,向VIP客户提供三甲医院专家微信问诊和就医咨询服务,老年客户还可以获得更多的健康诊疗服务。
2019年7月,中信银行与中国老龄协会达成战略合作,将面向全国7万多所老年大学,800多万在校学员及参加远程教育的数百万学员提供“幸福+”老年大学信息化平台,推动老年大学信息化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同时,中信银行还为居民社区提供300余个中老年智能生活课程的在线学习机会,为全国的老人出版并发放国内首个《老年金融知识读本》,帮助老年人防范金融诈骗,提升安全意识。
2019年10月,中信银行推出了全国首张老年专属信用卡,申请人年龄放宽至70岁,该产品包括金卡、白金精英卡和白金尊贵卡三个等级,除了基础的航班延误险、盗刷保障险、贵宾专线及礼宾服务之外,更结合老年客群关注的健康、出行等带来多重定制权益。
目前,中信银行在经营老年客群上的服务品质位于同业第一梯队。截至2019年10月末,中信银行老年客户达到1264万户,管理资产达到1.04万亿元,在全部零售客户管理资产占比达到52.62%。
科技赋能服务 致力成为养老金融主办行
谢志斌副行长表示:“支持老龄事业的健康发展是国家战略,中信银行将在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三方面践行国家战略。”
据谢志斌副行长介绍,中信银行布局养老金金融可以溯源到20年前:“1997年起,中信银行已成为人社部主要合作银行之一,为社会保障基金保驾护航;中信银行还管理着825家企业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服务覆盖近30个省、市、自治区;目前,中信银行正在搭建系统平台,完成个人养老金账户与人社部系统的对接和产品准备。”
老龄事业的地位提高,带动了老龄化社会养老产业链的延伸。养老不仅仅是一个生存和生活的话题,还涉及旅游、教育、居住、看护、医疗、康复、财务规划、资产管理等。
据介绍,中信银行的优势是可以整合中信集团旗下及合作伙伴的多种资源,结合中信银行在数字化、人工智能和开放银行等金融科技方面已取得的优势,赋能养老金融业务,使养老场景的优质体验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