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 正文

77家药企卷入监管查账风暴:盘龙药业等涉虚开发票案

发布时间:2019-12-04来源: 编辑:

被查账的药企讳莫如深,资本市场风声鹤唳,药企销售费用是核查重点,企业紧张的不是账面上的数字漏洞,而是此次查账是否会穿透药价灰色空间的产业链

77家药企卷入监管查账风暴:盘龙药业等涉虚开发票案

(药企在此次查账中会暴露出哪些问题,公众拭目以待。图/IC)

一沓票据刚摆在桌上,这家药企的负责人就承认虚开发票,税务稽查人员没想到,问询如此迅速结束了。“药企是虚开发票的重灾区,如果除了偷税漏税没有牵涉出更多的问题,他或许就大方地承认、补税、交罚款。”一位税务局工作人员对《财经》记者说。

药企账目“灰色地带”早已有之,但财政部和医保局合作出手还是第一次。2019年6月,一场针对医药行业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查账风暴开启,涉及77家药企,8月31日前上报检查材料。

其中,财政部监管局检查15家药企,包括恒瑞医药、复星医药、上海医药、步长制药、华润三九5家上市医药龙头,以及赛诺菲、施贵宝、礼来3家国际知名企业;31个地方财政厅(局),每个单位各检查2家药企,共62家企业,这其中涉及智飞生物、同仁堂、天士力、石药集团等22家上市公司或其子公司。

《财经》记者从多家药企获悉,目前还未有税务机构介入此番检查。财政部监管局、地方财政厅(局)的查账正在进行中,有企业是从7月初开始检查。

“上市公司报表已经审计过,查账对大企业来说应该不是问题。”有接受查账的上市公司人士告诉《财经》记者。

不过,恒瑞医药(600276.SH)、盘龙药业(002864.SZ),以及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沈阳三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等医药知名企业,在7月初国税总局武汉市税务局稽查中已被查出,有商贸公司为其虚开了增值税普通发票。

此次查账主要针对账目真实性,涉及药品采购、生产、推广、销售各个环节,交易是否真实存在及合法合规,其中销售费用核查是重中之重。销售费用被视为药价“虚高”的主要推手之一。

一位上市药品流通企业的工作人员对《财经》记者分析,行业非常支持挤出虚高药价的水分,但很担心只降低药品的采购价格,而中间各环节的回扣却一分都不能少。“没有完美的账本,药企会受罚;但如果没有回扣导致销量减少,就事关药企的生死存亡。

医药企业的虚假票据多与药品回扣相连。围绕药品生产、销售企业也在不断寻找新的“回扣”方式,衍生更多行业怪相。

明暗夹杂,药企销售费用连年增长

药企在惴惴不安中观望。查账范围内的药企对此讳莫如深,进展情况及报表范围在公司内部甚至也是保密的。

财政与医保部门携手对药企查账,消息对外公布于6月4日,但77家药企的名单早在5月14日已产生,来自财政部监督评价局与国家医保局基金监管司共同随机抽取。消息一出,资本市场风声鹤唳,6月5日申万医药生物板块跌2.47%。

此番大动作的查账,重点核查的就是销售费用。Wind医疗保健类A股公司共300家,其中超过七成(233家)在2018年付出了过亿的销售费用。2018年A股销售费用最高的上海医药(601607.SH),为110.58亿元,正在此次的查账名单中。

公立医院占据着药品销售市场的七成,一片药从生产企业流向患者手中必要打通公立医院药品采购的各个环节,包括药企支付给招标机构、医院负责人、医药代表、医生的费用,最终都叠加在这片药的售价上。

药企依赖销售,将药品推广进医院,这已是业内默认的“行规”。

以Wind对医疗保健类300家A股公司的统计来看,2018年全年,销售费用占营收比重超过20%的有154家企业,数量上已经过半。销售费用,是药企支付佣金,用来补偿销售人员的交通、产品推广、拜访公关等费用,以及医生回扣等营销成本。

为打压销售费用,2017年“两票制”在全国铺开,药品从药厂卖到经销商开一次发票,经销商卖到医院再开一次发票,旨在减少流通环节的加价。

然而,300家Wind A股医疗保健类企业中,有264家在2018年的销售费用反而高于2016年。其中,三分之一的医疗保健企业近三年的销售费用翻倍。

可见,“两票制”并未消除各环节加价,药企只是变相应对,曾经分散给各级经销商的“手段”,如今转为自己上阵。很多药企开始自己做药品推广、运营、宣传等,相应的销售费用上涨。

大家都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