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的治沙坚守终创奇迹
古人对中卫沙坡头的描述是这样的“仰看天欲昏,河流声莫辨。俯视下深渊,失足虑不免”,对此,现年53岁的中卫市治沙林场副厂长唐希明向记者证实了这一说法。他说:“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卫人,小时候受风沙的危害特别大,在家里吃饭,经常吃着吃着沙子就刮到饭碗里了。所以从小我就有一个心愿,就是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离开这个地方去南方城市生活。”
“麦草方格”设计方案演变过程。中国网记者黄磊/摄
然而,唐希明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以后,又被分配回了中卫。从此以后,唐希明便下定决心,既然回来了那就努力工作,想尽一切办法使中卫的环境变好。从毕业开始至今,唐希明已经从事治沙工作28年了,回想起是否后悔没有到南方生活时,唐希明告诉记者:“我不后悔,现在的中卫经过四代治沙人的努力,环境已经变好了,甚至被人称为‘小江南’。”
在多年的治沙实践中,唐希明还发明了治沙专用工具“便携式沙漠造林器”。现场记者观察发现,整个工具呈“干”字形,在底部有一个凹形的结构,这个工具改变了传统挖坑埋树苗的模式,使得植被在沙漠中能更容易存活。
“通过使用这一工具,沙漠造林成本降低了55%,成活率提高了25%,使防沙治沙成本降低了27%左右,并且这一工具还获得了国家专利。”唐希明说。
同时,唐希明根据自己多年来总结的治沙经验和技术,培训出了一支300多人的治沙队伍。他说:“这些人主要是当地的农民,经过培训后他们掌握了治沙技术,并且他们依靠这一技术还到甘肃、内蒙古等地进行治沙技术输出,通过指导别人治沙,他们每人每天收入可达250元到300元之间,现在他们基本上已经脱贫,而且还在中卫市区买了房。”
据了解,中卫市北部沙区总面积168万亩,经过几代人努力,已治理利用面积147万亩,沙区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通过坚持不懈地综合治理,不仅完善了防风固沙体系,而且在北部沙区形成了一道绿色屏障,促进了“沙进人退”向“人进沙退”的转变。“以前的中卫,常年受到沙漠侵袭,沙化严重,沙漠曾一度逼近到距离城区仅4到5公里的地方,现在25公里都不止呢。”说起中卫的治沙效果时,唐希明眼睛里流露出难以掩饰的骄傲。
由于环境的改善,中卫市2万多人搬到沙区定居,昔日沙海变成了绿洲。
(文摄/黄磊后期/黄磊编审/唐佳蕾中国网新闻中心出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